为什么800米以上的距离被称为中长跑?

为什么800米以上的距离被称为中长跑?

跑步爱好者们都知道,如果单趟目标是800米的话,我们可以用A(四区)甚至更高的配速完成。因此很多人会认为,800米属于“无氧跑”,考验的是无氧能力。

于此同时,很多专攻中距离项目的运动员,日常的训练中却包含大量的低强度运动。这是为什么呢?

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University of Ballarat)的科研机构在2001年的一项实验也许可以给我们答案。

在这项实验中,若干名专攻200米、400米、800米和1500米的运动员,在实验室环境下全力完成一次各自擅长的项目,全程通过科学仪器收集呼吸代谢数据。其中有两个指标比较值得注意,一个是运动强度,一个是运动过程最大摄氧量。两个指标都以运动员各自测得的最大摄氧量百分比来表示。

不同专项运动员关键数据对比

从运动强度上看,200米和400米项目中,运动强度远高于最大摄氧量(分别是201±3和151±4%VO2max),从800米开始,运动强度更加接近最大摄氧量(113±9%VO2max);

从运动过程来看,200米项目中运动员所达到的摄氧量最大值是个人的74%,而到了400米以后,这个指标达到了90%左右。

这说明,尽管运动强度都很高(1500米的配速在6区以上),但是不同距离下供能系统的比例是不同的:

在400米以下全力跑时,有氧系统供能的比例相对较低,强度远大于实际的摄氧量。

经常跑步的朋友在进行间歇训练时,心率变化往往“跟不上”配速的变化,也是这个原因;当运动距离达到800米及以上时,有氧供能的比例已逐步上升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不同项目运动过程中的实时供能比例

实验人员实时供能比例的估算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猜想:如上图所示,400米项目的后半段有氧供能比例开始超过无氧供能;而到了800米,有氧供能的整体占比超过了无氧供能。

可以说,从400米到800米是有氧和无氧供能比例关系的“翻转点”。这也是400米被归类为短跑而800米和1500米被归类为中距离跑的原因。

相关推荐

揭秘抖音主播约会内幕,你真的了解吗?
Bet体育365提款流水

揭秘抖音主播约会内幕,你真的了解吗?

07-11 👁️ 8050
剑网3花朝节活动任务流程详解 花朝节任务的正确做法
陈文自媒体:头条号取消原创,工作室怎么做内容调整?
口袋妖怪火红版本中秘传技能可供哪些角色学习
office365无法登录账号

口袋妖怪火红版本中秘传技能可供哪些角色学习

07-29 👁️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