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平一一 编辑 / 何常昊
堆糖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堆糖)成立于2011年,以女性用户“美好生活研究”为主题场景,垂直聚焦女性生活方式领域,聚集生活方式达人和社群,沉淀海量的场景化优质内容。目前,堆糖已完成B轮融资,吸引到包括阿里巴巴、头头是道投资基金等著名投资方。
堆糖创始人 张涓
张涓曾就职于Ipsos与GFK,有着6年的快消品市场行业咨询研究经验;2007年,她尝试转型并涉足互联网行业,怀揣着创业梦进入了阿里巴巴;2010年,张涓从阿里巴巴裸辞,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选择social这个创业方向。她说,social即社会化,这是互联网的未来,也是商业化的未来,可以结合女性、结合消费,延展性理想,只要坚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很多行业。
堆糖,由此诞生。
堆糖分水岭,从图片社交到深度服务
女性是感性且又视觉化的动物,而视觉往往与美好的东西相关联。堆糖便从图片社交切入,带给用户多姿多态的视觉美好。经过数年的发展,堆糖已经沉淀了数十亿优质的图片结构化内容,每天的动态PV(page view,即页面浏览量)超1.5亿次。
堆糖,美好生活研究所
可以说,堆糖的骨子里带着互联网的基因,图片社交做得轻薄、纯粹。2014年至2015年,越来越多的原创作者涌现,伴着整个互联网生态成长起来,堆糖也借势于2016年围绕生活方式领域的达人和社群,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化之路。张涓觉得,堆糖的业务不能只停留在信息层,对于体量较大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只做信息层无可非议,广告可以成为其核心的商业模式,然而堆糖与女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该进行转型并深入到产业链内,让平台自身的价值得到发酵与沉淀。
在迎来分水岭之后,堆糖做出了战略上的调整,从单纯的图片形式延伸到图文、视频的分享。张涓坚信,未来将是一个内容、社群与交易服务紧密衔接的时代,需要建立从达人IP定位、内容生产曝光、品牌广告合作、电商对接及付费内容的一整套深度服务体系。
作为达人生态的一环,堆糖也已与多个成熟品牌开展了商业化合作,包括欧莱雅、雅诗兰黛、爱茉莉、星巴克、NIKE等。当下,品牌商们正与消费者建立越发紧密的联系,面对特定的女性群体,如何形成完整而又饱满的“品牌感知”是每个品牌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其中,堆糖便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搭建相应的沟通场景,促成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人格化互动,最终推动用户做出购买决策。
做垂直于女性群体的综合场景,获得极高的用户留存率
对于“垂直”这一概念的定义,张涓解释道,堆糖的用户群体非常明确,即聚焦于女性, 比例高达95%,但提供的内容场景则是综合的。她认为,典型的女性特征是每人至少拥有2-3个兴趣,而兴趣之间又存在组合、交叉的可能性。
前两年,很多女性App尝试过拆分场景——一个场景做一个App,例如各类独立场景的穿衣搭配、美妆护肤、美甲美发、情感等等。然而,除非打通商业闭环,否则独立的场景很难促使女性用户经常打开并长期留存。“一开始我们做图片分享,就发现了用户行为的天然组合性,可能不会单纯去分享穿搭、美妆或是美甲,大部分用户在某一兴趣领域的持续时间约为3-18个月,并且会在不同类目之间进行迁移,多类目之间有一定的组合,才能让App有相对长的生命周期。”
垂直于女性群体的综合场景
朱啸虎曾说过,一个App若想成功,六个月的留存需要达到20%。而堆糖九个月的留存超过25%,其自身业务的定位也是获得了时间的认可。
沉淀海量结构化数据,获得流量壁垒
基于上述女性用户多类目的场景,堆糖沉淀了海量的结构化数据,包括数十亿的图片、数百万的文章、数十万的短视频。并且通过社会化过滤的方式,让优质内容浮出,同时不断梳理女性用户各类生活场景tag体系,具备十几万个tag场景词,通过用户行为喜好数据,挖掘用户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App的流量格局与Web之间有着天壤之别,PC端的核心流量分发依靠搜索引擎,做好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做好内容就可以起到引流的效果,然而对于App来说则要看是否有场景能够唤起用户的需求、用户的生命周期是否能支撑相应的流量。
在当下的女性App市场里,能够存活下来的有三类。首先是工具类,较强的工具场景能提高用户的使用频率,例如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第二类,形成了自己的商业闭环,主要体现于电商平台,例如唯品会、蘑菇街、小红书;第三类则是建立在垂直场景上的社区软件,例如知乎、下厨房,用户有寻找垂直内容的需求时,能产生打开相关App的主动性。
区别于实时订阅、查询的场景,堆糖60%是搜索型、40%是社区型,属于第三类App,能够利用大量的人群沉淀催生巨大的内容沉淀,优质内容又会吸引到更多用户进行分享,从而形成社交的良性循环状态。
达人社群+兴趣圈层,提升变现能力
“目光局限于流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我们将花费更多精力创建自己的达人社群、兴趣圈层,并拓展付费内容、达人电商。”据悉,堆糖于2016年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商业变现,并在2017年进一步放大,而促进生态建设的现金流又带来了更为良性的内容及达人社群体系的建设与沉淀。
相较于当下单纯的知识付费而言,堆糖更关注整个社群的变现能力。知识付费可以理解为是参考传统出版行业的产物,把过去线下的免费内容搬运到线上做成付费内容;堆糖的社群变现则是从女性生活方式的角度出发,把各行各业的内容融合在一起,由外在的美好状态、社群兴趣到内在的情绪力量,完整地呈现给用户。近期,堆糖也开始着手打造“堆糖Class”大IP,联合达人制作一系列课程,把面向C端的服务整合封装,满足用户各层面的需求。
堆糖Class
张涓也提到,堆糖拥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达人体系。通过与头部达人的合作产出优质内容,作为社区内可供参考效仿的案例,并由腰部、底部的达人实现流量的带动、社区生态的串联。在此过程中,堆糖也会不断把底部达人朝腰部推动,将腰部达人往顶部扶持。
当然,想要完成这样一系列的达人发展,首先要为用户提供简单却又高效的产品逻辑,即基础的图文发布工具、管理工具。在这基础上,还需设定浮出机制,通过用户需求匹配将优质内容向上翻出,较差的内容则让其慢慢沉降。同时,堆糖也会在运营时挖掘萌芽中的新兴达人,让这部分体量小但基数大的群体成长起来,带动整个生态的正向发展。
基于庞大的达人社群,堆糖可以判断出消费需求的变化路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消费趋势,从而在付费内容及电商上进行选品、商户入驻、商品淘汰。所以,在拥有用户的密集度和服务的精准度后,堆糖的商业化之路可谓水到渠成,变现也有了更大的空间。
过来人分享:创业过程是螺旋形的上升
无论是生命体还是商业体,各种模式的演化都会存在一个周期。但想要真正产生价值并改变一个行业,必须经历一段沉淀期,高于期望的泡沫破碎后才能催生更多的生机。创业的低谷并不可怕,只要度过证伪阶段,坚持下去就能看见价值的回升。
“除此之外,也需要在变与不变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像堆糖,其中会有坚守不变的内核部分,但我们也会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改变以求适应整个行业。”